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 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在宏泰音樂廳圓滿舉行 |
時間:2019-06-20 11:15:23 |
?你知道“華”字的繁體改怎么寫么? 你知道姓氏里“萬俟”應該要怎么度么? 你知道在姓氏里除了賀,還有哪個字也要讀成“hè”么? 你知道作為廈門第一大姓的“陳”姓源自哪里么?
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期間, 小編在咱們宏泰音樂廳里 好好的上了一次關于“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的大課。
6月15日,由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臺灣姓氏研究會、金門宗族文化研究協會主辦、廈門廣電集團節目中心策劃執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在宏泰音樂廳舉行。 △宏泰音樂廳變身電視演播廳,你有沒有被驚艷到? △為了保證比賽當天的舞臺效果和錄制效果,作為本次比賽的協辦單位,宏泰音樂廳的工作人員在比賽前一天就積極配合廈門電視臺為宏泰音樂廳做起了變身準備。 △變身后的宏泰音樂廳無論是燈光效果還是錄制效果都堪稱一流。據主辦方介紹,正是因為這樣雙一流的效果,再加上現場的觀眾容納量,讓他們選擇了宏泰音樂廳作為錄制現場。 此次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分為大學組與中學組兩個組別。今年,比賽吸引了兩岸25所學校,共16支隊伍參賽。來自臺灣地區的20多個民間社團和200多位嘉賓也參加了本屆活動。據主辦方介紹這是自競賽舉辦十年來參與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屆。 △選手們正在認真答題中。 △搶答環節選手們都躍躍欲試 △來自臺灣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學生崔鈞甯在演講環節中向大家講述了她祖父從山東去到臺灣的故事。 在比賽中選手們通過閩臺同根(姓氏知識個人必答)、漢字千載(特殊姓氏讀音聽寫)、姓氏花絮(姓氏線索謎語搶答)和追根溯源(姓氏小故事演講)四個環節,展現了自己對于姓氏源流的深刻認識。特別是在姓氏小故事演講環節,臺灣選手們在故事中所展現出的對于“同根同源”的民族認同感讓小編十分動容。 △你知道這個字在姓氏里念什么音么? △選手們不僅要根據讀音寫出姓氏,還必須簡體繁體都會寫。主持人和評委們也認真的對他們的答案做出檢查。 參賽選手們紛紛表示,姓氏源流知識的學習也是一種尋根,而這樣的比賽形式讓大家覺得“尋根是很有趣的,有故事,有靈魂。”據悉,此次活動期間,兩岸青少年同住同吃、同進同出。大家還一起在賽前參觀了集美大學。來自臺灣的比賽選手們表示,“集美大學的校園非常美!讓我們印象深刻。” 作為海峽論壇重要的配套活動之一,海峽兩岸青少年中華姓氏源流知識競賽是為了讓兩岸青少年深入了解兩岸姓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脈絡,為“兩岸一家親”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注入正能量,在省臺辦、市臺辦、市社科及相關單位的支持下,由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臺灣姓氏研究學會、金門宗族文化研究協會主辦。 △專家老師們認真地聽著場上選手們的作答。 姓氏知識競賽主要圍繞“兩岸選手同臺競技交流,增進中華姓氏文化認同,感受一家親情如同手足,深化同胞血緣心靈契合”的主題開展,旨在普及姓氏源流知識,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下午比賽前各校來“觀戰”的同學們有序的排著隊入場。 △這三位穿著學士服的同學來自臺灣,是上午大學組的參賽選手。他們告訴當天本應是他們的畢業典禮,為了參加這次比賽他們錯過了和同學們一起拍畢業照的機會,但他們希望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自己的畢業禮。 活動幫助青少年深入了解中華姓氏的形成與發展,普及了姓氏文化知識,深化了兩岸姓氏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兩岸青少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認同,也有助于弘揚和傳承中華姓氏文化,讓大家一起堅定中華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攜手奮斗。 △上午大學組的比賽緊張激烈,下午的中學組也不遑多讓。 △臺灣地區代表隊的小學手還穿起了自己民族的服飾。
文/圖/編輯:范蓓蓓 編審:雨路 |